您当前位置:栏目 > 静思斋
佛教的当代价值:解决众多社会问题的良方
作者:刘元春 湛滢 编辑:穆穆

当代社会面临着世界性问题:自然问题,社会问题,精神问题。它们越来越严重地威胁到人类生存的安全以及所有生灵的存在。面对人类共同的生存危机,世界各地的仁人志士们都不断地吸取人类文明成果,贡献出各自的思考和智慧。而佛教理念的生态学意义,也越来越引起世界各界人士的广泛注视。

佛教理念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

佛教和广大佛教徒在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中做出了突出贡献。佛教众生平等和因果相依以及建立人间净土等思想,是对各种生命价值和实质的深刻体察,对完善现代生态平衡理念具有实际作用。日本著名佛学家池田大作与汤因比、与贝恰等对话录中,通过佛教与东西方多种文化理念的对比分析,充分肯定了佛教思想对保护生态平衡的突出价值。深受西方文化熏陶的汤因比等人也非常赞同以大乘佛教为代表的生态平衡观念。他们都认为,因为人类的贪欲等非理智的错误的行为,侵犯了自然的尊严,最终还是通过自然环境的恶化反过来侵犯了人类自己的尊严,两败俱伤。

佛教把生态平衡的根源最终归结到人类心态平衡。人类的生存危机,来自于对生态的极大破坏,来自于对
其他生物的毁灭性侵害所造成的生态危机。生态危机根源于人类的心态危机与心灵污染。维护生态平衡的根本就在于人心灵深处的革命。这正是佛教生态观的突出特点。佛教“依正不二”即把生命主体( 不单指人) 与其依存的环境中的其他生命体看作一体平等的关系,这种关系是生命个体与群体都得以发展的根本和实质。漠视其他生命的权利,必然导致冷酷、残忍、争斗,最终导致自身生存困难乃至尊严的丧失。大乘佛教特别主张把“戒杀”作为“五戒十善”之首,就是要求人们培养和善的、平等的、公正的、报恩的品行。维护生态平衡需要科学的、法制的手段。但只注重技术手段的改进往往是治表不治里,不能忽略道德理念潜移默化的作用。大乘佛教这种生命观,如果作为一种广泛的文化理念被接受,作为共同的社会道德被遵守,对维护世界和平,净化人类心灵与生存环境,将产生深远的、积极的意义。

佛教自利利他品质有利于倡扬社会风尚

佛教最根本的理念就是主张众生平等,就是对一切生命价值的体认。佛教树立的慈悲观,有助于人类确立理想的人生价值取向。以大乘佛教为例,发菩提心是大乘佛教所树立的人生观、幸福观的精神内核。大慈大悲已成为佛教精神的象征。慈是予人欢乐,悲是拔人痛苦。人类生存主要在人与人之间你来我往,如何对待处理人与人相互的矛盾关系,这是人类生死存亡的大事。可悲的是,人类中有相当数量的人却以牺牲别人的利益,作为延续生命的手段;更可怕的是,一旦它作为群体意识而存在,那世界就干戈纷扰、生灵涂炭,而且罪恶亦互为因缘,恶性循环,轮回不息。基于此,佛教首先针对人类的心灵深处或说是为了剔除邪恶之潜意识,随机说教。大慈大悲作为伦理实践施行之前,首先要作为意念,作为美好的业力种子根植在人类的心灵深处。大乘佛教反对离群索居的个人解脱与完善,认为只有在慈悲利人的实践中才能够不断完善、获得真正的智慧。道德责任的完成,会给人带来持久的宁静,心理的宁静祥和本质上是精神自由的表现,精神自由必然会带来生活智慧的发掘与发挥,从而提升人生境界与生命价值,从而推动整个社会文明、进步和发展。

佛教自净其意修法有利于提升人格形象

大乘佛教也主张入世精神,但重在内在的智慧证悟,所谓“治心”。佛教主张首先自觉,净化心行之后,再去觉他,在觉他之时得到进一步坚固,从而达到觉行圆满,成就大智慧,成就完美的人格。佛教修行,就是塑造人格的过程。比如,《华严经》中提出了塑造崇高人格的基本条件,要经历严格的精神修炼和社会实践:坚定的信念( 十信),坚毅的心志( 十住),切实的实践( 十行),恢弘的胸襟( 十回向),高尚的境界( 十地)。

为了实现自净其意,佛教在实现道德追求和提升人格形象中,建立了“忏悔”的法则。

佛教忏悔自律的内省性,有利于培植健康心态,防止个人行为失范。那种迫于外界压力而循规蹈矩的人,不一定是道德意义上的好人。只有自觉地有益于社会的人,才会长期地有益于社会。佛教的“无相忏悔”与“四宏誓愿”联系起来,明确忏悔要以树立高尚理想和承担社会责任为目的,而不应只是个人的精神自娱。忏悔使人清醒,清醒的心智有益于反思能力与社会批判精神健康发展,产生宽容的、民主乐观的、积极的、持久的精神状态,这是美好人生与理想社会所必不可少的。
                                                             

                                                        第一作者为 上海社会科学院佛教研究中心秘书长、宗教所研究生导师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载文章、图片,版权均属《佛教文化》杂志,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510-82760303)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 2015年02月25日
    2015年第1期
    总第135期
  • 2014年12月26日
    2014年第6期
    总第1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