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栏目 > 莲意芬芳
香萦碧云寺
作者:程然 编辑:穆穆

  

第一次去碧云寺,还是在大学时候,和谁同往已经记不得了。只记得去香山的人很多,从学校到那里倒了很多趟车,在车上差点被挤成柿饼,下了车又随着人流走了好长一截子,才挨到碧云寺的门口。

那是深秋,去香山的人都是奔着看红叶的,熙攘人声,参差黄栌,令北京的秋极为喧嚣。

所幸,我只是惦记着去看看寺庙。

在碧云寺,对红叶趋之若鹜的人们被分流了。

墙外游人笑,墙内诸佛悄悄,刹那间的清凉沁入心间。

现在想来,碧云寺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并非寺庙掌故,也不是满园秋色,而是中山纪念堂里宋庆龄目光深邃动人的一张照片。

孙中山先生1925年病逝北京,那个时候的中国军阀割据,内忧外患,南京的中山陵还远未建成,先生的灵柩在中山公园(原名中央公园)公祭之后,被浩浩汤汤的人马护送至碧云寺停放,其时,宋庆龄只有32岁。在中山纪念堂里陈列的照片里,有一幅宋庆龄站在棺木前的留影——那是一张怎样让人心碎的影像啊。温婉如她,年轻如她,眸子深深如她,缱绻之情如她,面对残局:未来之路多凶险,手足背离现端倪,而身心依祜却长诀……

我伫立在这张照片前良久,痴想着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的北平,万人公祭,举国哀悼,中央公园距香山路迢迢,那些挽幛在料峭春寒中迎风摇摆,而这样一个美丽的孤独的妇人,在悲伤的漩涡间静立。

那一种仪态令人难忘。

当初选碧云寺作为暂放中山先生灵柩的处所,据说缘于中山先生祖籍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香山县因城中遍植沉香树而得名,先生由此起步,走向世界;革命尚未成功,英雄遗骨异乡,恰碧云寺所在,亦称香山,人们寄哀思于此,人称中山先生生死两香山。

这座香山,以香入名。据说有两个原因,其一是说得名自最高峰的钟乳石,因其形似香炉,称为香炉山,简称香山;其二是山上遍植杏树,开春四月,满山杏花飘香,使得此山名副其实。

人们知道香山的大名,大多源自作家杨朔的名篇《香山红叶》,学者钟敬文先生亦写有《碧云寺的秋色》,香山的秋季美景文以载名。但实际上,香山的美好,不仅仅在秋天。因为朋友在香山开了个书院,我得以常常在那里喝茶写字,才后知后觉到那香山的香,在春天和夏天,是那么地繁盛而有次第!

三四月,漫山遍野,杏花绽放,丛丛簇簇的浅粉色,雪白色,星星点点开在山坳里。走在碧云寺的塔后村路上,那片浅淡的烟霞便洇入眼帘;五月,槐花开了,碧云寺内外,一棵棵参天的槐树飘香,夜晚坐在书院里,有月朗照,闭目静心,即有沁人心脾的槐花香萦鼻满怀;六月,刚一进香山公园的北门,与碧云寺一墙之隔,一股异香扑鼻而来,有些像茉莉,又有些似丁香,才觉浓郁却又消失,不经意间又悠悠远远,飘曳而来。遍寻身边,只看见高大树木,阔叶身畔,开着黄色的小花,凑近了去闻,果然是它!及至问了花工,才知道,那是椴树。

 

这六月花开的椴树,让我耳目一新。若不常来细访,我又怎能识得它呢。

椴树是乔木阔叶,大方挺括的树干和绿叶间,开着细小的花朵,每一朵花有五个花瓣,花蕊之间产有亮晶晶的花蜜。椴树花蜜,为人称道。晚春初夏,是椴花的花期,它盛开之际,花香袭人。

将近一年的时间,我常常从碧云寺走到椴树下闲坐,在它盈盈绿意,或丹黄变色时,并不识它,直到春天快要过去,它接班槐花,灿烂开出盛夏光景,让人才无法忽略。它的香是那么地汹涌,却又那么地隐约,你不找它的时候,它一直在,你若苦心寻觅时,它又藏了起来。微风拂过,细碎娇柔的小花悠悠荡荡,落个满怀,也不去拍掉它,就那么带着它的味道,坐着,冥思着,感觉与它交融在一处,同为自然之子,再无彼此分别。

据说,椴树在日耳曼人的心中,象征着爱情,在德语的发音里,它与“柔和”一词相近。我想到了墙那边的那张相片,他们的爱和离别………或许,有这盛夏的清香相伴,那离人的泪会得到些安慰吧。而就是这些绵延不绝的芬芳,令古朴苍劲的寺院变得生动起来。

其实,碧云寺院内也有许多绿植花草,百花齐放时,那此起彼伏的香,婆娑摇曳的美,不亚于任何一座花园。珍珠梅、凌霄花、白果树、黑枣树、梧桐、柿树、桫椤树,槐树……在此竞相生长,每一季,皆有美景纷呈。

这座建于元代的寺庙,历史上也是风云迭起,在明朝它被佞臣太监于经看中,扩建后意为葬身之处,未及身死,于经下狱,初旨落空;后来又被太监魏忠贤相中,重蹈于经扩建之意图,不料其命运也如出一辙,寺院建成后五年,魏忠贤获罪,墓穴皆废。到了清朝,乾隆十二年,碧云寺再度大兴土木,著名的金刚宝座塔、罗汉堂以及皇族行宫在此时落成。这里由此也成了皇上与帝妃们赏景的佳处。再后来,中山先生寄身四年,其间经历战乱隐患,风波不断,好在民心所向,遗骨得以保全,安稳地移送到南京。

一座寺庙,初建之时就被人的私欲所盘旋,继而又成了王公贵族的玩赏之处,几经变迁,也没能与寺院的真实功能关联,让人不禁感慨再三!

碧云寺是北京三所建有金刚塔的寺院之一,另外两所是五塔寺和黄寺。在寺院里,值得一提的是最后方的金刚塔,碧云寺的金刚塔气势恢宏,宝座上有七座石塔:一座屋形方塔,一座圆形喇嘛塔,其后有五座十三层密檐方塔,中央一大塔,四隅各有一小塔。这种独特的建筑形式,是曼陀罗的一种变体。曼陀罗的梵语mandala,是由意为“心髓”、“本质”的manda,以及意为la所组成。曼陀罗一词意思可以理解为“获得本质”。“获得本质”,指的是获得佛陀的无上正等正觉。曼陀罗也有“证悟的场所”、“道场”的意思,而道场是设坛以供如来、菩萨聚集的场所,因此,它也被称为坛城。整个金刚宝座塔布满了大小佛像、天王、龙凤狮象和云纹等精致浮雕,其华美令人叹为观止。

登上金刚宝座塔,极目远望,苍茫的北京城如同一幅宽银幕画卷在眼前展开,在这座古城的西隅,人间烟火的热气腾腾与山中寺院的清凉沉默,一远一近,形成全景。

我爱碧云寺的大气苍凉,在书院里读书乏了,便来这里漫步。

在这里,我看到了历史勾陈,闻见了四季清芬,抚摸着那些默不能言的石刻,心里涌动着一些些遗憾。这一座大庙,承载了个人的私心,时代的哀伤,自然的景观,仿佛一个老者,看尽了沧桑,唯独没有承载佛法。在北京,还有许多这样的寺庙,我常常徘徊在它们寂寞的景色里,它们归属在文物、旅游、园林等部门的管理之下,面向走马观花的游人收门票,或寥落或喧嚣,佛像空立,与法无涉。那些关怀人的生命成长,激荡智慧和觉性的道与理,没能在它应在的场所发扬光大,真有点儿可惜。

或许,慈悲智慧如佛陀,早已预见了世间的兴灭法,有薪火相传的盛年,也有只闻其名不解其意的末法时代,有佛像处即是结缘处,缘起之时,心香幽传吧。

愿有朝一日,花香与心香交相辉映,那才是真实不二的美景呐。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载文章、图片,版权均属《佛教文化》杂志,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510-82760303)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 2015年02月25日
    2015年第1期
    总第135期
  • 2014年12月26日
    2014年第6期
    总第1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