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栏目 > 静思斋
佛学与人生修养
作者:李尚全 编辑:烟尘

“佛学”和“人生”涵义的界定

“佛学”,就哲学社会科学而言,指的是一种哲学思潮,或者是一种研究佛教的学问。就佛教信仰而言,佛学指的是一种宗教修养的内容,包括戒、定、慧三方面的内容,又叫“三无漏学”。

“人生”也有两个基本的涵义。首先,就哲学社会科学而言,“人生”指的是人的生存或生活方式,就是人们常说的“命”,或者叫“命运”。其次,就佛教信仰而言,人生问题,又叫“六道轮回”的问题。在六道轮回里,最为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做人的问题。

苦:佛教对人生问题的经典结论

佛教所说的人生问题,就是六道轮回问题,也就是人的生死问题。一个人从出生到老死的近百年当中,佛教用一个“苦”字来概括。其实,在现时社会中,我们常常听到上了年岁的人会这样说,“苦了一辈子,什么也没有得到”的人生感叹。这是佛教所说的苦的人生观的最好例证。

大约从5 世纪开始,在中国汉传佛教界流传着一本叫《成实论》的书,这是一本佛教概论性质的理论著作,它对苦的诠释是:流转的现象,流转的规律。流转指的是变化。所以,佛教里说的苦,不光是痛苦的意思,更主要是运动变化的意思。

佛教对苦的分类有多种说法,主要有三苦、六苦和八苦三种。所谓的三苦是指:

1、苦苦,是能够感觉到的苦。因为人有身体,本来就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如果再生病,或者意外伤害,就是苦上加苦,所以叫苦苦。

2、坏苦,是说人在快乐之后,就会产生痛苦。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乐极生悲”。

3、行苦,指的是人生之苦。

佛教所说的六苦,是指在人的一生当中,没有永久的身体、没有永久的亲仇、没有永久的幸福和快乐、没有永久的共处、没有真正的满足、重复又重复地转生。

佛教所说的八苦是指肉体上和精神方面的八种痛苦,具体内容如下: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所求不得苦、五蕴炽盛苦。

佛教对现代人生修养的启示

佛教对现代人生修养也具有积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人要对自己的行为负完全的责任。

佛教把人的行为称为“业”或“业力”。业力是人的精神在六道里轮回的推动力。从佛教业报轮回的理论来看,人的生命层次的高低完全取决于人自己的所作所为。佛教把人的行为分为三大纲领十小条目。

1、第一大纲领:身体行为。身体所造作的三种不善业,分别为杀生、偷盗、邪淫。

2、第二大纲领:口舌行为。口舌所造的不善业分别为妄语(说谎)、两舌、恶口、绮语 (说闲话)。

3、第三大纲领: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所造的不善业分别为贪欲、瞋恚、邪见。

佛教认为,一个人如果对上述三大纲领十小条目采取肯定的态度,并付诸行动,就要付出死后轮回到“三恶道”里;如果采取否定的态度,就会死后继续转生为人,乃至升天;如果出家修道,就会摆脱六道轮回,成为阿罗汉、辟支佛、菩萨和佛。换句话说,人的生命层次的高低、生存环境的好坏,完全取决于人自己的所作所为。

二、涵养出健康的心态至关重要。

佛教把人生拥有的健康心态叫四无量心。佛教所说的四无量心如下: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舍无量心。

三、树立远大的理想是事业成功的一半。

佛教把确立人生理想的做法叫发心,想成佛的理想叫发菩提心。

四、遵循为人处世的四项基本原则。

佛教提倡四项为人处世的原则,称为“四摄法”,目的在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环境。这四项为人处世的原则是:第一、布施。佛教所说的布施有三种,财施、法施、无畏施。第二、爱语。要讲说对他人有利益的话。第三、利行。就是舍弃自己的私欲,以大慈悲心利益一切众生。第四、同事。佛教所说的同事,就是要和他人合作,共同搞好事业,把集体的利益始终放在第一位。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载文章、图片,版权均属《佛教文化》杂志,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510-82760303)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 2015年02月25日
    2015年第1期
    总第135期
  • 2014年12月26日
    2014年第6期
    总第1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