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栏目 > 佛法即活法
慧妈妈佛理育儿故事之下意识
作者:林慧 编辑:穆穆


带儿子去房山看石经,他又下意识地拿起记忆本和电子词典。孩子这样的下意识,已经有10年了。他说过,这些“下意识”会让他受益终生。

儿子说话早,大约七个月时就能讲很多单音节字,抱着他翻幼儿画报时,他对喜欢的东西会盯好久,并在下一次看到时,准确地叫出来。八个月时,我有意识地将家中物品依他喜欢的顺序,分别贴上相应文字,这习惯源自一位教育学家说幼儿记忆符号与记忆物体相似之处,再后来,我做好多卡片,卡片上面是我自己画上去的物品,下面则是不大醒目的汉字。因为色彩鲜艳图案各异的卡片通常一周或是两周更新一次,孩子特别喜欢,那个年龄阶段的他,喜欢的应该是那些鲜艳,不过我依旧画着换着。到了他两周岁时,记忆汉字的能力出奇地强时,我意识到可能是这些利用“下意识”画画写写的卡片帮了他的忙。这鼓励我坚持换下去,只是根据不同年龄阶段调整不同的内容。

三四岁时,基本是由字到词,由词到句的训练与理解陪伴,还有一些行为上的刻意规范。五周岁开始,随着孩子能阅读大量的读物,并熟练运用拼音和字典解决所有熟识文字的困惑。突破了认识汉字这一关,孩子自然过度到记忆大量古诗文阶段,于是墙壁上的内容换成为大段的古文。家中重新装饰以后,儿子也近读小学年龄了,我及时添置一块几乎所有小孩子都会喜欢的小黑板。

儿子看到小黑板非常开心,饭也不吃,拿起粉笔,当起“小老师”来。配合他愉快的感受,我随即坐在小凳子上问了“老师”很多问题,以及前些日子他一直写不好的几个字来。老师表现十分配合而耐心,一一做答。

一周后,在他兴趣弱减时,我开始写上“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之类的话,我知道,他需要心灵深处的滋养了。他应该明白更多做人的意义而不只是认识很多字,他应该学会欣赏生命中的美与感恩而不只是学会得很多的一百分。这习惯,一直持续到今天,如果遇到哪些特别好的话和体会我都会“下意识”地与儿子分享。回忆起来,当时参考书目大约是《朱子家训》、《幼学琼林》、《声律启蒙》、《弟子规》,可惜的是当时尚不知唐人早有《初学记》,否则,会给他更多。

虽然后来我还尝试过很多的方式,比如在手工微型小书里写上讲给他的话,用五彩卡纸共同做手绘小卡片,为他带水果盒的时候一定带出他左右同学的份额……但是我家的黑板,却是从来没有空过,大约一周变换一次内容。为增加他的灵活性,有时候也会写上他易错的题,易错的同音异意,或是形近字等等。毕竟小学阶段突破文字障碍十分重要。而我做的是用他喜欢的方式告诉他,文字还可以组合成这样那样的话用来表达人们不同的思想。偶尔,不易理解的话或是字,我也会灵活地写到黑板上。让孩子从认知形象的世界到抽象,再从抽象还原到形象世界的人与事,则是初中以后的工作了。

在这样的过程里,我从没有追求过他记了多少,会了多少,因为我相信潜移默化的力量,我也更相信坚持的力量,坚持会让任何一件事从量变发生质变。只问播与种不问收获,这似乎是与儿子相处一开始就养成的习惯。

有一次带儿子去公园,草地上有位母亲抱着几岁的女儿讲画报上的故事,一边讲一边问“刚才救小马的人是谁呀?”孩子不讲话,母亲继续问:“你有没有在听,刚才是哪一个救了小马……这个字念‘马’,跟我念‘马’……”孩子从沉浸在自己思考的状态中不断被急迫的训问声打断,从不耐烦到哇哇大哭。

儿子看看我,摇摇头。当时我在想,春天的泥草香,不应该用来看画报,让孩子打个滚跑一跑,比讲故事要来得好。既然讲了,也不必马上知道是否灌输到小孩子脑袋里面。如果我当年这样讲故事给儿子听,他以后一定会恐惧故事。那么美好的童话故事,如果不是母子共同营造美好进入心灵,而将故事当做必考点和识字工具,故事则失去其滋养儿童内心灵性的意义,失去了保护儿童内心美好的意义。

儿子读过一则雪孩子为救火,化作一滩水的故事。当时的我正在擦地,他突然跑过来扑到我怀里,眼睛里开始滚着无声的泪。

我问他:“宝贝,怎么了?”

他哭着说:“雪孩子再也不能活了是吗?”

我抱着他:“当然不是,他会一直活着”。

“可是他已经化成一滩水了。”

“不会的,雪孩子化作水,一样可以做更多的事帮助更多的人。你看,春天的雨,就是雪孩子变的,地上的禾苗长得那么壮,那也是雪孩子变的,江河湖海,那可是千千万万个雪孩子变的呀,我们喝的吃的,都与雪孩子有关,不是吗?到了冬天,雪孩子又从天而降恢复原形嘛。”

“原来我都不知道雪孩子就在我身边”儿子愉快地结语。

坚持,一定是讲究对机的。该打滚的时候就打滚,该精进的时候就精进。我们的大脑,想停歇下来什么也不想,似乎很难。那么何不利用这个特点,把有营养的东西先放到孩子脑袋里,把一些良好的习惯种到他们的生活中?回忆起这十几年,儿子从小学时用零碎的时间和他“下意识”习惯中积累的《成语》《格言联壁》《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也许这些没有集中时间的记忆看似零散,但这种记忆方式让他小学时就背下好多《古文观止》里面的文章,初中时几乎完成了高中教材所涉猎的大部分古诗文。更重要的是,有了这些牢固的基础,对于他理解其它学科的帮助,是不可估量的。他不用读课外辅导班或是提前授课班的帮助而是独自完成自己的预习复习,甚至在初中结束时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学习方法等等习惯,不能不说得益于这些年点滴的“下意识”的积累。

守望成长,有时候更象是“润物细无声”的春雨,只问滋润不待收获,夏天的绿肥红瘦,秋天的满眼金黄,自是答案。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收获期,母亲就是那个永远不会因为看见早熟的苹果而否定自己孩子不会成熟的人。

母亲的爱,更多的时候不在说“不”与“必须”,却在于精心与坚持给予的“下意识”里。就在这些“下意识”里,我们看着孩子们长大成人、成功失败、喜悦与痛苦。当孩子们长大后,他们也一样会用这些“下意识”关心身边的人看待经历过的事。这些下意识会帮助他们赢得更好的人际关系,种下更多爱的种子,积累更多的坚持与习惯。

佛陀用早晚定课规范僧俗二众,我想,他是不是也在用这些刻意,将我们的善业与定力以“下意识”的方式保存在我们的阿赖耶识中?从执着善行开始引导着如母有情生生向善,待机观缘地培植我们趁向光明的能力!

从佛陀的教育中学习智慧,用现代众生受用的方式和恰当的时机利益如母有情,就是人间佛教的落实。而做为母亲,在孩子不同的年龄阶段给予他们成长所必须的养份,用一个个“下意识”的方式给予孩子终生受用的本领,也不枉我们受佛恩惠一场。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载文章、图片,版权均属《佛教文化》杂志,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510-82760303)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 2015年02月25日
    2015年第1期
    总第135期
  • 2014年12月26日
    2014年第6期
    总第1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