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栏目 > 佛法即活法
慧妈妈佛理育儿之格物
作者:林慧 编辑:穆穆

 

“妈妈,我现在已经看不到龙泉寺了,可是能看到山变了颜色。”从声音里能感受到儿子的雀跃。

我赶紧快跑两步追上他,再望下去时,远山一黛,炊烟袅袅,山下台头村依稀可见,秋日的北京凤凰岭是一幅经典的泼墨山水。

 “青山横北郭,”我几乎喊了起来。

“白水绕东城,”儿子接出下一句来。

“孩子,看,青色的远山隔断了城市的繁华,西山凤凰岭就是这样将北京城分隔开来,山下的小村子世外桃源一样的安静了。”我愿意把孩子从背诵中带到生活里,带到与他关联的人与事中去体会“文以载道”的意义。

 “妈妈,也许当年的李白就站在与我今天一样的视线下面,有感而发啊。” 儿子已经有感而发了,眼睛里闪着感同身受的光亮。

 “嗯,是啊!”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儿子不减余韵。“妈,记得七岁时的春天,一场春雨后您带我去郊外看春,我吵着哪里有春天,满眼黑乎乎的大地,您当时晃着脑袋说‘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还一边拉着我蹲下来去看黑乎乎的大地,结果我神奇般地发现大地像披上一层薄薄的绿绒,嫩嫩的……”儿子兴致上来了。

他接着说:“回家的路上我跟您讲,‘妈妈,春草的绿要贴近大地的胸膛才能看见’时,您读出下两句来,结果我们俩边走边愉快地比赛记这首诗,那个学期末语文考试的B卷恰巧就有这首诗填空,结果班级只有我一个人写出来了,其实我没刻意背诵,就是那次我们一起看春嘛,记忆还真深刻……”

“佛法里讲要将心安立到正确的境界,做任何事都是一样,其实。都是把心先安到一个境地,然后再做,写诗写文章都是一样,先安立的都是自己的感情情绪或是思想点。‘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就是安立在这样一个点上,开阔而高远,再写离别时,意境是完全不同的。如果换个地方,可能是另一种情绪的表达,比如,‘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我们俩个你一言我一语面对美景,聊得热火潮天。

半山腰的路变得越来越狭窄,并排走已成问题。这时候,迎面走过一位老人,手里拿着一米多长的夹子,背着篓子一样的背包不时挥动夹子将路上的果核,废纸,包装物等一路捡到篓子里。

“爷爷您好啊!”儿子微笑的面对‘狭路相逢’的老人,随后一同坐在路边小亭子里,一边歇息一边攀谈起来。

与老人聊天的过程中得知:山路曲折,走不了机动车,所以山上所有的垃圾都靠人背,放到垃圾箱里面的已经够老人背的了,游客不注意抛在地上的,老人就要这样一个一个的拾起来。一般每天要往返11次,节假日的时候,就不计次数了。

看着满面皱纹的七十多岁的老人,儿子一言不发,告别老人家后,他跟我说,妈妈,看来当下需要环保的不是环境,而是人们的心灵。如果每个人都能在做事的时候想想会不会给他人带来麻烦,他的心就环保了;如果他能主动减少麻烦并清除别人带来的麻烦时,可能这个地球的环境就真的不治自净了吧。儿子意味深长,看得出来,这样的场合这样的老人家,让他发自内心对一直以来频率极高的“环保”一词有了更深地理解。

后来,他组织全班参加到南锣鼓巷为期一天的志愿者活动,参加过环保有关的征文,他说他希望带给别人一点什么,而这些与事后他得的奖项没关系。

今天,在回忆起这段经历时,儿子一年级时曾经为写老师布置的一篇300百字日记哭得泣不成声、为找不到素材闷房间里一天,跟自己赌气的样子浮现在眼前。

我身边许多妈妈曾经问我,为什么她们的孩子作文书看过不少,但是遇到了新的命题时还是不知道如何下笔时,我想说:文字不能与生活分离,如果文字简单地与分数绑定,那么孩子观察事物的敏锐度就扼杀掉了,太可惜了。就像我觉得“写作”与“作文”是两件事一样,孩子们的“写作”应该是用眼睛和心灵,而不是首先学会用词汇,培养孩子们拥有一颗感同身受的心灵和一双关顾他人的眼睛,可能会比报一个作文班走得更久远。如果“写作”成了“作文”,那么他就丧失或部分丧失了格物的能力,不善于在事物的观察里去思考,孩子思想的提高将会很难。

大约从他开始认知这个世界的时候起,我便一直习惯于有意识地启发儿子将看到的东西与自己的感受结合起来。不知道妈妈们有没有观察过,我们的孩子接触一件新事物或是新思维时,可能没有我们预期的灵敏的反应,但是“功不唐捐”,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预热”期,总有一天,当他的视界所及越来越广,所识事物越来越多的时候,量变发生了质变。让我惊讶的是五年级的暑假里,他读完了被人称做“青少年版体的哲学历史书”——《苏菲的世界》,从这以后,他的写作我再也不用太过问了,他写的作文总是被老师提醒上交电子版后年级传阅。

有一天,我拿出儿子一、二、三年级的作文给他自己看时,他笑得灿烂,但是他没有自嘲自己曾经的幼稚与可笑,只是说,妈妈,我还是长大了的。他的表情里带着对成长起点的感受,也带着对我的感谢,当时他正吃饭,还拿着杯里的水说,谢谢老妈。

生活中,总有很多事,很多物,很多人带给我们很多种不同的感受,这就是经历。经历本身无对无错,事情本身带给我们的也绝不是一个评定它曲直的机会,而是在感受与接纳中格物,致知,格的是物,知的是自己。

当一个孩子将格物概化为“格类物”时,大约是他懂得总结与提炼的时候,那么他的思想境界与人生价值观便有了雏形,而孩子的成长之路一定要伴随着思想的成熟。只有如此,他才会有健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只有这样才算是思想到了18岁。

写作,是有感而发的过程,是“格物”不可或缺的阶段。我们更多的时候是不是愿意关注“发”,而忽视了“感”呢?“感”,是格物的能力;“发”,则是独运匠心的过程。以我之感,带动他人感同,便为“感动”,所以感动别人要先感动自己。

“山是青色的,隔断了北京城的繁华,我们置身于世外桃源一样的惬意安静。”某日,见儿子的作文本上一篇叫做《东篱采菊》的习作中,有这样的开头,记录的,自然是“青山横北郭”。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载文章、图片,版权均属《佛教文化》杂志,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510-82760303)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 2015年02月25日
    2015年第1期
    总第135期
  • 2014年12月26日
    2014年第6期
    总第1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