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栏目 > 人物
赵州茶是我家茶
作者:程然 图片作者:岳帅 编辑:小闫

金雪芽

我悄悄叫他海和尚。

其实他的法名里没有这个“海”字,可不知为什么,我总直觉他和海有些关联。

海和尚比我小十岁。初识是在一次国学课上,他和很多人来听课,课间休息时,他走过来问我,是兰若吗?我说是。他说读过我的文字,很喜欢。

我记住了他的法名。

之后常常能在佛教刊物上见到他的名字,但少有联系。

真正开始与海和尚交往是在年初,有朋友要请一堂祈福法事,我有些冒昧地打了电话,请海和尚帮忙安排。朋友虽未学佛,却对佛教怀有好感,想请师父喝茶,我代为转达。海和尚说,如果是答谢就不用麻烦了,如果有问题要讨论,那就见上一面。

师父很干脆,也很直接。

我回说非应酬,是为法而来。

于是大家和师父见。落座之后,朋友直抒胸臆,句句问心,师父大为快慰。

他那天上午去参加一位老师的寿宴,本来准备送给老师一盒自己家种的红茶,但看见众人纷纷重礼出手,改了主意,转赠于我。茶的名字叫金雪芽。

那茶很好喝。醇厚温暖。正适合严冬。


鸡尾茶

第二次给师父打电话,竟然是为了父亲的事。

三月初,父亲溘然而逝,令母亲、我和爱人措手不及。在120 急救人员的协助下,我们把父亲送进了离家最近的医院安放。我们三人回到家,面面相觑,我想到了要给海和尚打一个电话。

海和尚说,你父亲现在在哪里?我晚上七点钟赶过来,给你父亲诵经!

七点钟,师父带了引磬,披上了海青,带领我和爱人站在那个冰冷安静的地方,为父亲念了一卷《阿弥陀经》。他声音那么宏亮,样貌那么庄严,我知道他不仅仅在安顿着我的老父,也在安顿着三界的一切众生。

回到家,海和尚看到父亲的照片,赞叹父亲相好,是禅和子的风范,他告诉母亲这一天是甲子,是大日子,大日子走得如此利落,是好事。

我们这个家,老人少,不懂传统,临到大事,许多规矩没人引领。海和尚得知我父亲是皈依弟子,说那就按佛教的规矩送。他亲手给父亲做了牌位,那是用最普通的纸盒与白纸做的。海和尚不讲究形式,与我父亲的秉性甚合,我也由此心中敞亮,安稳。

听师父讲,那天上午,他在另一个人家里,为一位老居士送行。那位老居士缠绵病榻多年,唯一心愿就是往生的时候师父们给诵诵经。听到我父亲的事,他那边忙完就直接赶来了。我看看师父,他年纪是比我轻,但他是人天师,他在死亡面前,稳定、平静、果敢、悲悯,让我深深感佩。

五天之后,送别父亲。再次请海和尚来。师父还约了另外两位法师。春寒料峭,我一人在医院迎送。师父来早了,无处安歇,他挥挥手说,我们到门口避风处等,仪式开始前再集合。我远远看见恩师们在寒风里默立,不让我为难分心,心里又是愧疚又是感动,我为父亲有此福报庆幸。

和父亲诀别之后,我们需要等将近两个小时才能接他。天很冷,至亲好友以及师父们都坐在车上取暖。海和尚和朋友谈他所见闻的大德火化时的情景。他轻描淡写,又直指要害。他谈论前辈的事迹和思考自己的去处,都是一颗活泼的直心。他不回避我正经历的大事,但又善巧地让我听到死可以很有尊严,可以轻松自如。

我没有参与他们的谈话,喝着朋友给我倒的热水,我想象中的巨痛没有来临。我的心得到了保护。因父之爱,也因海和尚之慈悲。

再喝到师父的茶,是在他的寮房。我们带着妈妈,驱车穿越大半个城,去寺院给父亲捐一些放生、建庙和印经的善款。寺院的丁香花开了,海和尚带我们参观游走。这寺院和我们家渊源颇深,是我受皈依之所,也是我携父母同游之处,父亲的皈依师也出自这所寺院。海和尚招待我们喝茶,当此非常时期,他看出我们随时随地都需要陪伴母亲的孝心和无奈,他关注,却又不动声色。他给我们泡了六种茶,白茶、黄芽、红茶、黑茶、普洱、大红袍,末了将这些老茶又投放至红泥炉中开火煮泡,师父笑说,这是他发明的鸡尾茶,好茶泡过以后直接扔掉有些可惜,因为多是老茶,还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散发余香。

茶声鼎沸,鸡尾茶制作完毕,一人一杯,入口后滋味复杂:枣香、药香、松针香、木香、泥土香,百味杂陈,百感交集。

在那间堆满了书,弥漫着茶香的房间,妈妈打起了瞌睡。

到客堂捐资出来,我们与海和尚道别,他追了一句话说,要多用功在修行上,做功德适可而止啊。

我知道师父的深意。

我们在法上有进步,远比我们在培福上下功夫却仍在生死面前惶惑要更实际。别玩虚的。也别紧着在外围打转。要看关键的事是否解决了。

这是我理解到的层面。


赵州茶

一次,海和尚兴冲冲地给我打电话,说他哥哥做出了好茶,让我们去尝尝。在一个茶友那里,海和尚拿出随身携带的五种茶样,小心翼翼地依次而泡。其中有一款是岩壁茶,据说是在悬崖上野生的,他哥哥采了来,悉心制作而成。

岩壁茶属红茶类,入口后有山野间的清气满盈。山的高峻,雨雾的蒸腾,凝结在叶片的生命里,喝一口,荡气回肠,又仿佛引人身临其境,徜徉其间。

海和尚对待岩壁茶的郑重让我肃然。他怕旁人辜负难得的好茶,再三地叮嘱我们静心来品。

后来我慢慢了解,海和尚家中有一兄一姐,兄长曾是浪子,累父母操心多年;大姐婚姻不幸,蹊跷夭折,家人皆惶恐愤怒无主张时,他一手操持了大姐的丧事,那时,他还不到二十岁。海和尚的家乡在福鼎太姥山上,那里是白茶和红茶的故乡。他少年出家,家中长辈也有出家人,是闽东向佛人家的典型。亲身经历过爱别离和怨憎会之苦,海和尚的出离心非常坚定;也因为此,他愈发痛切地知道帮助众生超越痛楚的重要。

浪子回头了,岩壁茶等好茶寄到了海和尚的手里,他的郑重,带着一份欣慰。


秋天以来,我和一些朋友开始参加师父指导的禅修。

每一次禅修,都有新人加入。海和尚不厌其烦,一遍遍重复着要领。未知时觉得要领重要,已知后才旁观到和尚耐心。海和尚不谈玄说虚,只讲技术:一呼一吸,空气一出一进,空气和鼻孔之间,是怎样出入的?就把这个绝对技术的概念当作练习时的正念,其他任何念头沉浮时,都赶紧觉察,赶紧回到正念上来!

他教的这个法子直接有效,让我一下子找到了可抓的缰绳。与师父讨论,这个观察空气与鼻孔之间出入法的念头,和持念一句阿弥陀佛的名号,或持咒观想,孰高孰低,孰粗孰细呢?

师父说,没有高低之分,只有有效与否。

对你有效,就依此行吧。

参加禅修的人三教九流,男女老少,提前到的都坐下来喝师父泡的茶。越是人多,师父越是沉着。稳稳当当地,照顾到每一位热切向佛的人。


在禅修的茶馆里,茶盒上标着“赵州茶”三个字。海和尚给我们泡茶时说,赵州茶是我家茶。他说,诸位菩萨参一参这句话吧!

我怎能不知和尚的深意。贴有“赵州茶”的白茶红茶来自和尚家乡的茶园;而赵州茶亦是天下茶,普天下的茶人要观自家的心,经验自心的明昧,终有所悟,生出助人的力量,关怀自心乃至关怀天下,把天下众生的离苦得乐当作自心的事业……海和尚的茶,令我看到极为开阔的境界。

修行的路漫漫,我有幸得遇清净福田僧,喝到无上清凉的好茶,当自珍重。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载文章、图片,版权均属《佛教文化》杂志,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510-82760303)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 2015年02月25日
    2015年第1期
    总第135期
  • 2014年12月26日
    2014年第6期
    总第134期